亚洲免费无码av|久久鸭精品视频网站|日韩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操|97人妻免费祝频在找|成人在线无码小视频|亚洲黄片无码在线看免费看|成人伊人22网亚洲人人爱|在线91一区日韩无码第八页|日韩毛片精品av在线色婷婷|波多野主播在线激情婷婷网

歡迎訪問愛發(fā)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說話技巧培訓8篇

時間:2023-10-09 10:47:5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wǎng)為您精選了8篇說話技巧培訓,愿這些內(nèi)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說話技巧培訓

篇1

在社交圈,魅力可以讓你很容易交到新朋友,可以把陌生人完全迷倒,可以讓你成為晚宴上人人都喜歡交談的對象;

在商業(yè)圈,魅力可以幫你銷售更多的商品,可以更有效地助你進行成功的談判;

在職場,魅力可以讓上司更信任你,讓你承擔重要工作,同事更愿意和你一起共事;

人生路途上,魅力可以讓你獲得更多的薪酬、更快的晉升,更多的人愿意為你打開提供幫助的大門,你的發(fā)展機會越來越多。

如果你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快節(jié)奏的生活需要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無論是談判、面試、還是日常交往,你都需要抓住一些關鍵的點,讓你的磁場擴大、魅力無限。

魅力是打開成功大門的一把鑰匙。無論你現(xiàn)在什么身份、什么狀態(tài),你都可以試著學習一些當今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人們所使用的溝通技巧,學習如何成為溫和、友好、招人喜歡的人,并努力成為一位有魅力的人。

修煉魅力并不難,只要你愿意接受智者的指點。今天推薦的這本《魅力的力量》,正是一本有關練習魅力技巧的有趣讀本。

該書賣點有二

其一,作者博恩?崔西是世界頂級的經(jīng)理人培訓師之一。他在1000多家企業(yè)做過咨詢顧問、培訓師和講師,他曾向100多萬名專業(yè)人士傳授過營銷、談判和說服技巧。作為世界頂級培訓師,博恩?崔西善于運用語言,因此本書更充滿魅力。

其二,全書分章解讀具體應用技巧,實用有效。本書提供了展現(xiàn)魅力的8個信號,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作者將聽的技巧細化,不僅有眼神交流、補白詞的運用、頭和身體的位置,還有引導交談的提問。

作者認為,少說多聽,是打造魅力的首要法則。逞一時口舌之快,用自己的觀點壓倒對方并非有魅力的體現(xiàn),真正的魅力在于培養(yǎng)自己的說服力,讓對方愿意傾聽,愿意接受,同時展現(xiàn)自己的話題引導能力。

這項提醒尤其對男人有效。核磁共振掃描的結果顯示,當女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她們有七個大腦神經(jīng)中樞參與其中,而男人只有兩個。博恩?崔兩頗有趣味地舉例說,男人在聽女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這會給女人抓住辮子。男人一生中對女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不好好聽話。

對女人來說,吸引男人的竅門也很簡單。問一些關于他的成就的問題,并對此表示欣賞。如果你稱贊一個男人的成功和他養(yǎng)家的能力,那么他就會被你吸引。

篇2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應試技巧;師范類

一、我院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背景分析

南昌教育學院作為一所公辦的師范類高職院校,主要以培養(yǎng)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為要任務。其中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達到二級甲等的普通話等級標準,其他專業(yè)如學前教育、英語教育、初等教育至少要達到二級乙等的普通話等級標準,否則無法申請教師資格證。每年七月份畢業(yè)之前,總有一些畢業(yè)生因為沒有達到普通話等級標準無法申請教師資格證。 我院從2010年開始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開始實行在機房輔助測試,經(jīng)過幾年來的計算機輔助測試,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考生應當重視測前培訓,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獲得好的成績。

二、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生應試技巧

(一)克服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在考前培訓中我們培訓老師會告訴考生,普通話水平測試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三年就有六次考試機會,所以心態(tài)可以盡量放松,萬一沒有通過以后還有很多考試機會。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就算是考試成功了。

(二)耳麥要正確佩戴,不要用手拿著麥克風說話,麥克風和嘴巴要有一定的距離。在試音過程中注意最右邊的音量提示,如果沒有跳動或跳動太小說明耳麥有問題,要及時報告老師。如果跳動太大請考生自行降低說話聲音。

(三)第一題讀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音節(jié),共10分,限時3.5分鐘,橫向朗讀。第一題主要是考察對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diào)發(fā)音的準確性,經(jīng)過我們大量的經(jīng)驗積累,第一題測試時考生每個字要讀得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帶水,字與字之間可以稍微停頓一下,整體速度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測試時如果發(fā)現(xiàn)有讀錯的可以馬上回讀一次。第一題題目告知請橫向朗讀,有少數(shù)同學粗心大意沒有仔細審題,豎向朗讀導致考試失敗。還有些同學由于緊張第一題容易漏字甚至漏行,建議可以用手點屏幕一個一個字讀過去,避免漏字漏行出現(xiàn)。

(四)第二題讀多音節(jié)詞語,200個音節(jié),共20分,限時2.5分鐘,請橫向朗讀。第二題首先要找出輕聲詞語,經(jīng)過我們統(tǒng)計一般第二題會有五個左右的輕聲詞語,考生必須正確朗讀。另外還有三個左右的兒話音,注意有些兒話音有變音。

(五)第三題朗讀短文,400音節(jié),共30分,限時4分鐘。第三題是一個重點和難點,400個音節(jié),限時4分鐘,主要考查朗讀中發(fā)音是否準確,語調(diào)有無偏差,停連是否恰當,朗讀是否流暢。江西省唯一指定用書《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中第七章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朗讀訓練,把40篇朗讀材料都一一列出,考生在平時上課和訓練當中應當熟練掌握這40篇短文,考試題目也是從這40篇短文中隨機抽取的??忌鷳斣谄綍r反復熟讀這40篇短文,找出自己容易讀錯的地方,把握好停連,分析好短文的感情基調(diào)。第三題最好的狀態(tài)是從頭到尾沒有讀錯一個字,語速適中,有一定的感彩。根據(jù)經(jīng)驗累積我們認為第三題讀錯了的字不要回讀,雖然回讀可以挽回扣分,但是會影響整體的朗讀感覺。由于是電腦打分,所以感彩可有可無,我們做過測試,有感彩的朗讀和沒有感彩的朗讀得分差不多,沒有明顯差別。有些同學如果過多注意感彩可能會出現(xiàn)失誤,不如多讀少讀一個字等。當然如果有的同學是已經(jīng)通過了二級甲等,要考一級乙等的一定要注意感彩,因為電腦打分后還有可能要人工測試,復審兩遍。

(六)第四題命題說話,兩個題目任選一個,共40分,限時3分鐘。第四題命題說話我們覺得是一道比較容易的題目,只要正確把握都能得到不錯的成績,而且這道題目還是人工測試,一般為本校老師打分。第四題題目在《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第八章所有的題目均已列出,在上課和培訓中我們都會為考生進行講解。第四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缺時,從頭到尾都要說話,中間不要停頓,保持正常語速,語速可以稍微慢點,普通話發(fā)音盡量準確。測試要使用口語化的語言,盡量做到自然流暢,可以像平時同學們在寢室聊天一樣,連貫的說話,不能使用方言,在說話流暢的前提下盡量普通話發(fā)音準確。第四題命題說話的題目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簡單,很容易說滿三分鐘,當然也有些比較難。

(七)其他一些應試技巧。根據(jù)我們的總結,如果要通過二級甲等,前三題必須要有54分以上;要通過二級乙等,前三題必須要有48分以上,前提條件是最后一題正常發(fā)揮,沒有明顯失誤。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同學要通過二級甲等,重點要訓練平翹舌和前后鼻音,每套試卷平翹舌的音節(jié)非常多,平翹舌不過關根本無法通過二級甲等。平翹舌和前后鼻音有缺陷的同學平時應當多向普通話發(fā)音標準的同學請教,比如已經(jīng)通過二級甲等以上,最好是90以上的同學,讓他們?yōu)榘l(fā)音有缺陷的同學進行糾音,平時可以多聽新聞聯(lián)播這一類的節(jié)目,學習主持人的正確發(fā)音,從而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

作者單位:蔣欣欣(1985-),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族:漢,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計算機,電子信息。

參考文獻:

篇3

CRS一直是令呼叫中心管理層比較頭疼的問題,從開始的招募,到培訓,再到上崗試呼,項目調(diào)整直至個人定位,這一系列的工作足夠讓管理層頭大不已,弄不好你剛培訓好人家來了個“我不伺候了”,那你的工作可就前功盡棄了。所以說招募的時候不是選最好的而是選最合適的。

招募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培訓了,由于很少人接觸過呼叫中心,對呼叫中心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對于呼叫中心工作將帶來的困難和壓力很多人估計不足,認為也就是打打電話沒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經(jīng)過培訓之后一旦接觸工作崗位,很多準CSR在三個月之內(nèi)就會流失。所以在最初的培訓環(huán)節(jié)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里的培訓不僅包括服務態(tài)度培訓、音量語速培訓、說話技巧培訓、KEY WORD捕捉培訓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心理調(diào)整培訓,心理減壓培訓,在很多不規(guī)范的呼叫中心是沒有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完全靠CSR自己調(diào)節(jié),所以人員流失會很嚴重,即使人員不流失工作熱情也不是很高。

在最初階段,我們需要給新員工培訓的內(nèi)容主要是最基礎的培訓內(nèi)容,態(tài)度、音量、語速、甚至音色,我認識一個電話銷售人員(以前是,現(xiàn)在作市場),聽她接打電話真是非常有意思,給陌生客戶打電話的時候聲音動聽得讓你如醉如癡,包括那迷人的笑聲,清爽的應答聲,總之你會覺得和她說話是一種享受,愿意和她說話,不愿意掛斷電話??墒钱斔o熟悉的朋友打電話是就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了,粗獷、豪邁、不拘小節(jié)甚至偶爾會聽到一些罵聲。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孔,在生活中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你不能稱之為虛偽。尤其是在單位,你的領導喜歡你有不同的面孔。尤其是作為CSR,時常換上不同的面孔也是自己心理調(diào)解的一種重要方法。

基礎的培訓過后主要就是溝通技巧培訓,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主要是分析消費者類型及特點介紹與分析,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位,不同消費習慣等類型消費者的應對技巧。

經(jīng)過這些培訓之后還有就是項目培訓,尤其作為外包呼叫中心來說,會接觸到不同行業(yè)的不同產(chǎn)品的業(yè)務,在項目正式運營之前,CSR進行相關行業(yè)培訓,產(chǎn)品知識培訓,產(chǎn)品賣點培訓以及與競品相對優(yōu)勢培訓都是非常必要的。

篇4

【關鍵詞】語文教學 聽話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8(a)-0084-01

我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大部分語文老師都在開展的課前說話能訓練學生的聽話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說話能力,正是實現(xiàn)新課標要求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這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

我嘗試課前說話到現(xiàn)在已快4年了,通過4年的實踐探索,我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課前說話的訓練技巧。

1 提出說話的要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把一堂課的前3分鐘安排為課前說話,可老師說話,也可學生說話,以學生為主,每人每期不少于4次,但老師每周必須做1次示范說話。每堂課安排1人登臺說話(按學號輪流進行),要力爭有余音繞梁的效果,可帶稿,但最好不要看稿說話;然后安排3—4人即席點評(由說話者在班上抽學生點評,也可教師點評),要獨到,要精要。但每位說話者說話前都必須做好準備:先寫好說話稿,所寫內(nèi)容還必須與我們所學課文內(nèi)容有聯(lián)系,要情真意切,能給人以感染,發(fā)人深思;并交給前一天說話的優(yōu)勝者查驗并修改,最后給同桌或好朋友說話,熟悉后方可登臺說話。說話后由說話者自己摘錄優(yōu)秀的點評和進行簡要修改,最后把說話稿交到科代表處保存,收集、整理后,按時間順序裝訂成冊,每月訂成一本供同學傳閱。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會不會耽誤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的確,當初連我自己都有些擔心,怕因說話耽誤了教學時間,影響了教學成績;結果恰恰相反,不但教學成績連年名列前茅,而且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也增強了。就連上語文課的興趣都提高了,當初是絕大部分學生怕安排到說話,也怕去點評,但現(xiàn)在幾乎是所有的學生都想爭先恐后地去說話、去點評,害怕沒機會。如果營造出了這樣一種其樂融融的學習氣氛,還怕教不好語文?出不了好成績嗎?

2 鍛煉學生膽量,提高學生的說話技巧

最初,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身體不自然甚至發(fā)抖、連聲音顫抖、說話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說話結結巴等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教師要利用語文課讓學生輪流去作自我介紹,或介紹我家、介紹我班等,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和膽量的鍛煉;開展寫作技巧的培訓舉行說話技巧的培訓,觀看電視上優(yōu)秀的說話比賽錄像;為了訓練同學們能有獨到、精僻地點評,還可利用“讀報課”給學生讀好文章,然后讓學生說出其中的妙處……總之,要想方設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努力找尋他們說話中的亮點,去點燃他們說話的欲望。

3 劃分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層次的目標

七年級新生一入校,就明確提出努力方向和長遠目標,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朗讀訓練。

從七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按學號順序,每節(jié)課由二位同學站到講臺上朗讀課文,基本要求:自選內(nèi)容,時間1分鐘,態(tài)度大方、姿勢端正,眼看聽眾(目光注視至例數(shù)第二排同學的臉,可使全班同學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撓腮。聲音宏亮,口齒清楚,語速適中,語調(diào)要有起伏頓挫。采取評比打分的辦法,先由教師示范評議一兩次,以后均由學生評議、打分,教師總結后將分數(shù)記入平時成績。

第二步:基本要求訓練。從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按學號順序由一位同學作口頭作文訓練,基本要求:態(tài)度大方、姿勢端正,眼看聽眾(目光注視至倒數(shù)第二排同學的臉,可使全班同學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撓腮。聲音宏亮,口齒清楚,語速適中,語調(diào)要有起伏頓挫。在內(nèi)容要求上相對較松,講清一件事即可。在素質(zhì)訓練的基礎上,從八年級第一學期開始,從口頭作文的內(nèi)容、質(zhì)量方面作重點訓練。具體要求是說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的景和物。

要求文體特點突出,主題鮮明,觀點正確;層次清楚,首尾照應;用詞準確恰當;學習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各種描寫方法;對所講事件作適當評論。在第一步素質(zhì)訓練的基礎上,新的要求一項不足扣一分。這一階段,已經(jīng)過良好的素質(zhì)訓練的學生,主要精力就轉向口頭作文的內(nèi)容。由于受這個年齡的心理因素的影響,初中生很注意自己在同學中的“形象”,不愿在眾目睽睽之下“露怯”因此,他們對周圍的人、事、景、物注意觀察、分析;主動閱讀優(yōu)秀范文,從中學習觀察、命題、選材、構思、布局謀篇的各種方法,還要力求新鮮、獨特。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視野日漸開闊,選材日漸豐富,分析、評論也越來越深刻。

篇5

“培優(yōu)”你的聲音

Mark深知聲音的重要性,這是他成功的秘密武器。他對聲音特別關注,他認為從舞臺藝術到日??谡Z、教師授課、領導講話、律師辯護、商業(yè)活動乃至政治談判,無一能離得開嗓音的表達,聲音就是人的名片。一次成功的交流、一次有效的溝通、一次暢快的表達都離不開聲音。所以,Mark把他的聲音導師Signoff介紹給自己12歲的兒子Jonson。

Jonson在Signoff身上學到的第一點就是把聲音降低,哪怕你的聲音本來已經(jīng)很低,她還是要你降低再降低,語言的魅力是通過“低沉”顯示出來的。有修養(yǎng)的聲音是一種經(jīng)過有效訓練和"管理"的聲音。

同時記住不用過高過大的聲音說話;不用太過急切的節(jié)奏說話;不用猶猶豫豫的方式說話;不用曖昧不清的態(tài)度說話;最后,盡量用中低聲區(qū)清晰平和地說話。不說廢話,不喋喋不休,建立節(jié)制用聲的概念。

培訓內(nèi)容:

氣息訓練――氣韻充足、身體舒展、發(fā)聲有力、說話不累

發(fā)聲訓練――通過運用共鳴,使聲音坦誠、真摯,嗓音更有感染力

聲音品質(zhì)訓練――使嗓音響亮、飽滿、圓潤更有說服力

口齒磨煉――口齒清晰、伶俐,發(fā)音準確

音域拓展訓練――開發(fā)嗓音潛質(zhì),使聲音更有表現(xiàn)力

護嗓訓練――合理運用和保護嗓子

表達技巧訓練――重音、停連、語氣、節(jié)奏

收費標準:按小時收費,每小時300~500美元

手腳是女孩一種高貴的命運

成為媽媽之前的Elisa是個模特,追求美麗。她認為一個腳和手很金貴的女孩會讓人刮目相看,一雙手能看出一個人的出身和境遇。長大后擁有一雙纖纖玉手,無論是工作時翻閱文件,還是晚宴上的待人接物,甚至在休閑假期,都能讓人感覺到由內(nèi)而外的精致和美麗。那么,要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一雙手呢?

加拿大美容產(chǎn)業(yè)園區(qū),是一個國家級護理培訓中心,Elisa常常利用周末將三個女兒送到那里,學習如何從小護理自己的手腳。

Elisa覺得讓青春的女兒從容不迫地展現(xiàn)自己的美麗,是媽媽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培訓學校,Elisa的女兒們不僅建立了完整的手、腳護理體系,還要具有對美的特殊感召力。她們明白,女人的手是會說話的。關懷、等許多的情愫通過手來表達。每個女人的手都有身世、性格和閱歷的痕跡。

Elisa已經(jīng)16歲的大女兒很感謝媽媽,在她被一個男生牽手之前,可以有一雙美麗的手,找到靈魂相配的人執(zhí)子之手,步履輕松、慢條斯理、寵辱不驚地走完一輩子的幸福。

培訓內(nèi)容:

1.如何保持雙手、雙腳的清潔。

2.定期去除粗糙的老舊角質(zhì)。溫水浸泡、搓洗、沖洗。

3.修剪掉多余的死皮。不要撕拉或者修剪過度。

4.關注指甲的變化。

5.涂抹護膚品。

收費標準:每次100~200美元,外加10%的服務費。

你好,色彩

Alex認為,一個人選擇的顏色就是他自己,人也能在色彩中遇見另一個自己。人應該對色彩保有終生的感覺。色彩就是照見心靈的美麗鏡子。選對色彩,是向世界傳達自我信號。

經(jīng)由顏色來完成心想事成,是Alex一直在嘗試的事情。所以他把女兒Elizabeth帶到了AURA-SOMA的課堂。

在創(chuàng)始人Vicky Wall女士看來,色彩具有治療作用,能給予能量,并且能夠活化人的氛圍。正確選擇屬于自己的顏色組合和它所含的能量,就是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處方。她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色彩心理治療法。

顏色無國界,通過顏色,可以了解自己與世界上每一個人,得到融入世俗生活的勇氣與力量。深入了解自己,高效調(diào)節(jié)心理矛盾、失衡現(xiàn)象,消除身心壓力,提升生活質(zhì)量。

當你徘徊于五彩繽紛的化妝品專柜前欲罷不能,不知該選哪種化妝品與發(fā)型更好看時;當你游走于琳瑯滿目的服裝專賣柜間眼花繚亂,不知該選哪類款式與風格更合適時;當你佇立在私密空間的穿衣鏡前猶豫不決,不知該穿哪套衣服、鞋子,該配哪件首飾、絲巾,去赴約會更迷人時;當你蜷縮在刀光劍影的應聘職場外心緒煩亂,不知自己的一身行頭留給老板的印象是否會為成功率加分時,有的人卻能用很短的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Alex想女兒應該會感謝他對她從小關于色彩的培養(yǎng)。

培訓課程:

1.AURA-SOMA顏色系統(tǒng)的歷史和哲學

2.AURA-SOMA色彩論

3.色彩的語言

4.基本色彩學

5.色彩詮釋概論

6.服飾搭配、形象顧問

7.視覺形象管理

8.音頻唱誦技巧(希伯來、梵文、藏文等)、冥想禪修

篇6

【關鍵詞】學生說話 能力 培養(yǎng) 敢說 能說 會說

語文能力這個整體是由聽、說、讀、寫諸要素有機結構而成,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必須聽、說、讀、寫一起抓。然而,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某些原因,我國語文教學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雖有注意,但做得還十分不夠,我們有必要對此進行重新探討,以期引起 更多人的關注。

按系統(tǒng)論的整體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我們應該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制訂科學的訓練體系、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分科型實驗教材,對說話的培養(yǎng)有一個較科學的訓練序列:初一:復述;初二:概述;初三:論辨;高一:辯論、演講;高二:專題發(fā)言、辯論;高三:專題發(fā)言、論文答辯。這些訓練序列,是有參考價值的。在具體措施上,我們則應抓住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說話能力進行整體的培訓:

第一,創(chuàng)設語境,鼓勵學生“敢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大敢說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另外,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的生理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導致了學生自我封閉心理的 產(chǎn)生,因而,學生不敢也不愿多說話。

據(jù)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首先,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注意調(diào)動和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擺架子,要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副語言”,鼓勵學生,允許學生平等地與自己討論。其次,要引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對外開放”,訓練學生適應“語境”的變化,大膽發(fā)言。有些學生在小“語場”敢說,大“語場”不敢說;熟悉“語場”敢說,生疏的“語場”不敢說……。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語場”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內(nèi)外結合,反復訓練,使學生“敢說”。這是從外因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第二,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說”。激勵學生敢說,這是第一步。學生敢說,但有時卻又無話可說,或者想說而又說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教材進行藝術處理,選準刺激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或者非說不可,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只有思維清晰而又有層次,語言才會清楚而又有條理。所以,思維訓練和說話訓練應是同步進行的 .基于以上兩方面,我們應把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與聽、讀、寫的培養(yǎng)相結合,整體培訓,才會真正使學生“能說”。在閱讀教學中,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或復述、或概述、或辯論、或作專題發(fā)言。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聚斂思維,再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反復訓練,思維和說話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學中,則可讓學生口頭作文,即席演講等,這是發(fā)散思維的訓練 .學生會想,會思維,也就能說了。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整體訓練,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培養(yǎng)學生將話說得清楚,讓人聽得明白。

第三,教會學生說話的基本技巧、培養(yǎng)學生“會說”?!案艺f”是基礎,“能說”是基本要求,“會說” 才是目標之所在??陬^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智力的綜合體現(xiàn),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牢固的記憶能力、豐富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力。說話技巧的訓練內(nèi)容大體有如 下幾點:首先是語音和語調(diào)。語音語調(diào)的變化會帶來語義的變化。語調(diào)的不同,語音輕重位置的不同,表達的意思 便有較大差別。所有這些,應訓練學生注意準確運用。

再次便是語速的訓練。說話的快慢、急緩與表達的語意關系密切,喜、怒、哀、樂,各有所異,說話對象不同、內(nèi)容不同,語速更應有異。所有這些,都應具體訓練。此外,因說話時目的、對象、場合的不同而應采取什么樣的措辭變化,如何把話說得大方、得體、有條理、切合語境,如何在說話時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 “副語言”等,這都要在訓練過程中有所側重。這樣,學生掌握了這些說話的基本技巧,他們便會因時因地因 人而異,變得會說了。

篇7

【關鍵詞】溝通;心態(tài);感知;人際關系

50年前,因為世人多是還沒做就開始說,說了也不一定做,而聞一多先生是做了才說,甚至做了也不說,臧克家盛贊聞一多先生是行的巨人,言的高標。但今天我們不再希望成為這種埋頭苦干的行的巨人,想要能干更希望會說??芍^上到政府,下到企業(yè),無一不強調(diào)溝通重視溝通。作為個人,現(xiàn)代人更是把溝通當作了生活的一種基本技能,和謀求事業(yè)成功的基本工具。溝通成為當前管理培訓中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到處在講溝通,到處在談溝通。但是,我們的管理課程,大多過于強調(diào)溝通技巧,幾乎給人一種錯覺,覺得學習溝通,就是學習溝通技巧。對此,筆者一直心存疑義。溝通技巧是溝通能力的最基本構成要素嗎?難道只要溝通技巧提高了,溝通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所有的溝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呂氏春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邾國過去縫制鎧甲使用的是絲綿,公息忌對邾國的國君說:“不如用絲帶?!臂膰f:“好吧?!庇谑窍铝钪奇z甲必須使用絲帶。公息忌因此也命令自己家中制作鎧甲用絲帶。有人在國君面前中傷公息忌說:“公息忌所以建議用絲帶,是因為他家中制作鎧甲都用絲帶?!眹牶蠛懿桓吲d,下令不準再用絲帶制鎧甲。整件事聽起來挺可笑的,但相似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為什么同樣一句話,同樣一個建議,連聽眾和說者都沒變,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論,在國君心存猜忌之前是有忠心為國獻良策,在國君心存猜忌之后成了存私心為己謀私利。我們知道,不是話變了,也不是建議變了,甚至于也不是時勢變了,是聽的人的心態(tài)改變了。一旦心態(tài)改變,它所感知到的,所能感知到的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溝通是一種感知。也就是說,溝通不取決于信息的傳遞者,而取決于信息的接受者。因為溝通依賴于信息的接受者的感知,是由信息的接受者的感知最終決定溝通能否達成,以及最終達成的是什么樣的溝通。信息的發(fā)出者,不論你如何會說,說得多漂亮(采用其他溝通形式,例如說和唱,也一樣),你并沒有實現(xiàn)溝通,也不可能實現(xiàn)溝通,因為你只是使接受者可能或不可能感知到什么。最后的溝通依賴于接受者是否能夠感知愿意感知,以及感知到什么。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感知不是邏輯,而是經(jīng)驗。這首先意味著我們所能感受到的總是一個整體,個體特征只可能作為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出現(xiàn),正如我們不可能把一個人分為手、腳、頭和軀干,我們不能把語言和姿態(tài)、口氣、環(huán)境、文化和社會因素分開。當我們在聽一句話的時候,我們聽到的不是這句話,聽到的是這句話背后的很多很多。我們不僅聽到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還聽到了說話者的語氣和姿體語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提出溝通贏在細節(jié),在生活中只有那些關注到細節(jié)的溝通者才能長久成功。溝通中有句諺語:“每一次的溝通都影響著人際關系,每一份人際關系又影響著溝通?!边@句話在生活中時時得到印證,可說是溝通中的真理了,其心理學的機理也在此。當我們聽到別人談話時,我們和說話者之間的關系會影響我們對說話者意圖以及可信度等的推斷和假設,最終影響我們對話語的感知。也就是說,我們在聽話時還聽到了我們和說話者之間的關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來,即便語氣情感完全一樣,聽到我們耳中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公父文伯的人,在魯國做官,病死之后,有兩名侍妾為他在家中自殺。公父文伯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后并不悲傷哭泣。隨嫁的侍妾說:“哪里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泣的?”公父文伯的母親說:“孔子是個賢明的人,被魯國棄置不用,去周游列國,文伯卻不去追隨。如今他死了,侍妾卻為他自殺??梢娝麑τ械碌拈L者不親近,對侍妾卻寵愛過度了?!边@話出自母親之口,大家都認為這母親很賢明,但若是這話出自他的妻子,恐怕我們感到的多是妒嫉。為什么?因為說話的人的身份不一樣了,我們對于他們的語氣和假定就不一樣了。對于母親,我們認為母愛最無私的,天下會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而對于妻子我們常常假定這種對于丈夫的情愛是自私的獨占的,很多時候還有著利益的結合在其中。

記得一次因為處事不當,我被人誤解了。想要解釋希望能消除誤會,但是話說出來后連我自己都覺得蒼白,不能取信于人,只好放棄。當時很難受,和父親說起。父親淡然的笑笑認為很正常,只是指出了我的不對之處,希望我以后能處理好,說道:“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的話該說,有的話不該說。有的話是真的是對的,但它仍然不必說,甚至不該說。決定話該不該說的不是話是否真實,或者是否正確,而是時間、環(huán)境、場所,特別是你說話的對象?!?/p>

確實,同樣一句話,只因為說的人不一樣,或者聽的人不一樣,得到了的結論和感受就完全不一樣,更別說還存在說話的時間、地點、場景的差別。

后來在聽首席華人管理專家余世維博士講有效溝通的課時,聽到余世維博士說道:“溝通首先要把握三點:①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②什么話說起來有技巧,什么話說起來沒有技巧;③什么說話的能力要加強,而什么說話的能力不需要加強。”對父親的智慧不由更加折服了。 轉貼于

講到我的父親,父親學的是國文,根本不知道管理為何物,而且已退休多年,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他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在世人眼中是一個已經(jīng)遠遠落后時代有些迂腐的老人。為什么他能夠無師自通的體悟到這個溝通要旨,而我這個學習管理花了相當?shù)臅r間研究溝通的現(xiàn)代人卻無法領悟?我想,這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重視道德建設,強調(diào)做事先做人。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可謂最為深遠,其代表人物孔子就把治國平天下追述到齊家,又由齊家追述到個人的修身,認為人管理好自己是管理好社會的前提。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除了一個人應該如何遵守社會秩序維護家庭和諧安身立命的規(guī)矩之外,也包括了很多處世的智慧。孔子就曾說過:“不察顏色而言者瞽”(意即不察言觀色就開口說話的人與瞎子沒有什么差別),認為人應該看人看時看景說話。據(jù)史記記載,孔子在自己的鄉(xiāng)里,容貌恭敬溫厚,好似不大會說話的樣子。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時,卻言辭明晰通達,只不過態(tài)度還是恭謹小心罷了??梢?,孔子自己就是個深諳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不該說話,什么說話的技巧需要加強,什么時候說話的技巧不需要加強的智者。

林語堂曾這樣評價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若看作是恢復封建社會的一種政治制度,在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之前,被人目為陳舊無用,自是;若視之為人道主義文化,若視之為社會生活上基本的觀點,我認為儒家思想,仍不失為顛撲不破的真理?!睂χ袊鴩鴮W的這個評價應該說是很中肯的,很深刻的。

關于感知我們還知道,我們只能感知到我們感知范圍以內(nèi)的事物。正如我們不能聽到一定頻率以上的聲音一樣,我們覺察不到超出我們的感知范圍的事物。人性決定了,我們傾向于看到我們期望看到的,聽到我們期望聽到的,對那些與我們的意愿不符合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當溝通雙方存在誤解,或者是相互缺乏信任時,溝通往往完全失效,甚至最真實的話也會受到排斥不被采納。我們知道,當我們對一個人失去信任后,我們不止不再相信他的某一方面,我們不再相信他的整體,包括方方面面。我們不但不再相信他的話,還會在他的話中找到種種蛛絲馬跡證實自己的不信任,使不信任進一步加強。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人際關系是最經(jīng)不起揣摩的,一旦有了猜忌開始揣測,裂痕只會愈來愈大。但是,可悲的是,人際關系也是我們最愛揣摩的。這或許也屬于人生的可嘆。

由此筆者認為,溝通首先是人際關系的構建,學會處世是有效溝通的前提。認為只有在懂得如何為人處世的前提下,對于溝通的技巧學習應用和提高才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林語堂,孔子的智慧,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M]

[2]趙蕤,反經(jīng),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 [M]

[3]余世維,有效溝通:管理者的溝通藝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 [M]

[4]曾仕強,圓通的人際關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M]

篇8

【關鍵詞】溝通;心態(tài);感知;人際關系

        50年前,因為世人多是還沒做就開始說,說了也不一定做,而聞一多先生是做了才說,甚至做了也不說,臧克家盛贊聞一多先生是行的巨人,言的高標。但今天我們不再希望成為這種埋頭苦干的行的巨人,想要能干更希望會說。可謂上到政府,下到企業(yè),無一不強調(diào)溝通重視溝通。作為個人,現(xiàn)代人更是把溝通當作了生活的一種基本技能,和謀求事業(yè)成功的基本工具。溝通成為當前管理培訓中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到處在講溝通,到處在談溝通。但是,我們的管理課程,大多過于強調(diào)溝通技巧,幾乎給人一種錯覺,覺得學習溝通,就是學習溝通技巧。對此,筆者一直心存疑義。溝通技巧是溝通能力的最基本構成要素嗎?難道只要溝通技巧提高了,溝通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所有的溝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呂氏春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邾國過去縫制鎧甲使用的是絲綿,公息忌對邾國的國君說:“不如用絲帶?!臂膰f:“好吧?!庇谑窍铝钪奇z甲必須使用絲帶。公息忌因此也命令自己家中制作鎧甲用絲帶。有人在國君面前中傷公息忌說:“公息忌所以建議用絲帶,是因為他家中制作鎧甲都用絲帶。”國君聽后很不高興,下令不準再用絲帶制鎧甲。整件事聽起來挺可笑的,但相似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為什么同樣一句話,同樣一個建議,連聽眾和說者都沒變,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論,在國君心存猜忌之前是有忠心為國獻良策,在國君心存猜忌之后成了存私心為己謀私利。我們知道,不是話變了,也不是建議變了,甚至于也不是時勢變了,是聽的人的心態(tài)改變了。一旦心態(tài)改變,它所感知到的,所能感知到的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溝通是一種感知。也就是說,溝通不取決于信息的傳遞者,而取決于信息的接受者。因為溝通依賴于信息的接受者的感知,是由信息的接受者的感知最終決定溝通能否達成,以及最終達成的是什么樣的溝通。信息的發(fā)出者,不論你如何會說,說得多漂亮(采用其他溝通形式,例如說和唱,也一樣),你并沒有實現(xiàn)溝通,也不可能實現(xiàn)溝通,因為你只是使接受者可能或不可能感知到什么。最后的溝通依賴于接受者是否能夠感知愿意感知,以及感知到什么。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感知不是邏輯,而是經(jīng)驗。這首先意味著我們所能感受到的總是一個整體,個體特征只可能作為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出現(xiàn),正如我們不可能把一個人分為手、腳、頭和軀干,我們不能把語言和姿態(tài)、口氣、環(huán)境、文化和社會因素分開。當我們在聽一句話的時候,我們聽到的不是這句話,聽到的是這句話背后的很多很多。我們不僅聽到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還聽到了說話者的語氣和姿體語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提出溝通贏在細節(jié),在生活中只有那些關注到細節(jié)的溝通者才能長久成功。溝通中有句諺語:“每一次的溝通都影響著人際關系,每一份人際關系又影響著溝通?!边@句話在生活中時時得到印證,可說是溝通中的真理了,其心理學的機理也在此。當我們聽到別人談話時,我們和說話者之間的關系會影響我們對說話者意圖以及可信度等的推斷和假設,最終影響我們對話語的感知。也就是說,我們在聽話時還聽到了我們和說話者之間的關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來,即便語氣情感完全一樣,聽到我們耳中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公父文伯的人,在魯國做官,病死之后,有兩名侍妾為他在家中自殺。公父文伯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后并不悲傷哭泣。隨嫁的侍妾說:“哪里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泣的?”公父文伯的母親說:“孔子是個賢明的人,被魯國棄置不用,去周游列國,文伯卻不去追隨。如今他死了,侍妾卻為他自殺??梢娝麑τ械碌拈L者不親近,對侍妾卻寵愛過度了?!边@話出自母親之口,大家都認為這母親很賢明,但若是這話出自他的妻子,恐怕我們感到的多是妒嫉。為什么?因為說話的人的身份不一樣了,我們對于他們的語氣和假定就不一樣了。對于母親,我們認為母愛最無私的,天下會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而對于妻子我們常常假定這種對于丈夫的情愛是自私的獨占的,很多時候還有著利益的結合在其中。

        記得一次因為處事不當,我被人誤解了。想要解釋希望能消除誤會,但是話說出來后連我自己都覺得蒼白,不能取信于人,只好放棄。當時很難受,和父親說起。父親淡然的笑笑認為很正常,只是指出了我的不對之處,希望我以后能處理好,說道:“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的話該說,有的話不該說。有的話是真的是對的,但它仍然不必說,甚至不該說。決定話該不該說的不是話是否真實,或者是否正確,而是時間、環(huán)境、場所,特別是你說話的對象?!?/p>

        確實,同樣一句話,只因為說的人不一樣,或者聽的人不一樣,得到了的結論和感受就完全不一樣,更別說還存在說話的時間、地點、場景的差別。

        后來在聽首席華人管理專家余世維博士講有效溝通的課時,聽到余世維博士說道:“溝通首先要把握三點:①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②什么話說起來有技巧,什么話說起來沒有技巧;③什么說話的能力要加強,而什么說話的能力不需要加強?!睂Ω赣H的智慧不由更加折服了。

       講到我的父親,父親學的是國文,根本不知道管理為何物,而且已退休多年,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他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在世人眼中是一個已經(jīng)遠遠落后時代有些迂腐的老人。為什么他能夠無師自通的體悟到這個溝通要旨,而我這個學習管理花了相當?shù)臅r間研究溝通的現(xiàn)代人卻無法領悟?我想,這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重視道德建設,強調(diào)做事先做人。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可謂最為深遠,其代表人物孔子就把治國平天下追述到齊家,又由齊家追述到個人的修身,認為人管理好自己是管理好社會的前提。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除了一個人應該如何遵守社會秩序維護家庭和諧安身立命的規(guī)矩之外,也包括了很多處世的智慧??鬃泳驮f過:“不察顏色而言者瞽”(意即不察言觀色就開口說話的人與瞎子沒有什么差別),認為人應該看人看時看景說話。據(jù)史記記載,孔子在自己的鄉(xiāng)里,容貌恭敬溫厚,好似不大會說話的樣子。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時,卻言辭明晰通達,只不過態(tài)度還是恭謹小心罷了。可見,孔子自己就是個深諳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不該說話,什么說話的技巧需要加強,什么時候說話的技巧不需要加強的智者。

        林語堂曾這樣評價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若看作是恢復封建社會的一種政治制度,在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之前,被人目為陳舊無用,自是;若視之為人道主義文化,若視之為社會生活上基本的觀點,我認為儒家思想,仍不失為顛撲不破的真理。”對中國國學的這個評價應該說是很中肯的,很深刻的。

        關于感知我們還知道,我們只能感知到我們感知范圍以內(nèi)的事物。正如我們不能聽到一定頻率以上的聲音一樣,我們覺察不到超出我們的感知范圍的事物。人性決定了,我們傾向于看到我們期望看到的,聽到我們期望聽到的,對那些與我們的意愿不符合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當溝通雙方存在誤解,或者是相互缺乏信任時,溝通往往完全失效,甚至最真實的話也會受到排斥不被采納。我們知道,當我們對一個人失去信任后,我們不止不再相信他的某一方面,我們不再相信他的整體,包括方方面面。我們不但不再相信他的話,還會在他的話中找到種種蛛絲馬跡證實自己的不信任,使不信任進一步加強。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人際關系是最經(jīng)不起揣摩的,一旦有了猜忌開始揣測,裂痕只會愈來愈大。但是,可悲的是,人際關系也是我們最愛揣摩的。這或許也屬于人生的可嘆。

        由此筆者認為,溝通首先是人際關系的構建,學會處世是有效溝通的前提。認為只有在懂得如何為人處世的前提下,對于溝通的技巧學習應用和提高才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林語堂,孔子的智慧,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m]

[2]趙蕤,反經(jīng),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 [m]

[3]余世維,有效溝通:管理者的溝通藝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 [m]

[4]曾仕強,圓通的人際關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m]  

推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