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1:4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wǎng)為您精選了8篇測量實習總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記得第一周認識實習時,我們都很興奮,一周下來我們感覺都很輕松,休息了兩天,開始測量實習,我跟著方老師找控制點,那時候每個人都還很興奮,以為接下來的一周應該也很輕松吧,其實不然。雖然有點幸苦,但我們每個人都學會了很多,很多只有平常“多多逛街”才能學到的東西。我喜歡思考,也喜歡總結,所以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長大了,要試著去承擔一些責任。我們生來就有一種惰性,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團隊,如果是在一個惰性的氛圍中,那她(們)的效率一定不會很高,但如果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夠努力去承擔一些責任,那么效率不僅提高了,而且任務也會完成的很好。
感染力很重要。在一個團隊中,要想有好的氛圍,第一個提意見的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因為后來的人都不免會有從眾心理。如果他(她)的想法是積極的,那么會有人也會積極的想一些問題。反之,則整個團隊就陷入消極的氛圍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想問題。
多多思考。實習是什么,實習是將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知識的過程。實習過程中只有多多思考,才能多多消化知識,還能延伸出很多以前不知道的。
團隊精神,同甘共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詞,但在這種實踐中不得不提及,因為它無處不在,記得很清楚的是很多次我們在測量場地上吃午飯的;是我們都很早起床,然后在冷風颼颼中作業(yè),每個人都在打顫;是我們都扛著儀器摸著黑回家。這一切的苦與樂,我們都一起承擔。同甘共苦,我們很快樂!
學會妥協(xié)。妥協(xié)是最高的藝術,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免會有一些沖突,這時就需要我們冷靜下來想想問題的解決方法,每個人都做一些退讓,那么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做最“卑微”的工作,樹高傲的自尊。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每個人都勤奮一點,不怕臟、不怕累,而不是推三落四。只有每個人都積極的做每件事,才能達到實習的目的,使每個人都熟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地上進行實地勘察,但那畢竟是理論的,實際操作對我們來說還是模糊的,所以,這次實習就是對我們整個學期以來本科目的一次大檢驗。我們把這次實習當做我們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練,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彌補我們的缺陷。
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數(shù)據(jù)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復校核對各個測點的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shù)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yè)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jié)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測量也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測量學的學習和實習,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測量學的輪廓。測量學內容主要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要完成的任務在宏觀上是進行精密控制,從微觀方面講,測量學的任務為按照要求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哥哥領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務,建立工程控制網(wǎng),輔助設備安裝,檢測建筑物變形的任務以及工程竣工服務等。而這一任務是所有測量學的三個基本元素的測量實現(xiàn)的: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同時也認識到小組團結的重要性以及測量的步驟。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對數(shù)據(jù)的檢查和校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方面:儀器誤差、外界影響誤差(如溫度、大氣折射等)、觀測誤差。了解如何避免測量結果誤差,最大限度的就是減少誤差的出現(xiàn),即要做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3、通過各種處理數(shù)據(jù)的數(shù)學方法如:多次測量取平均數(shù)等來減少誤差。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帶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學會了數(shù)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步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疑難: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同時并菲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時間浪費,而且會因點多而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中,氣泡的居中也會產生誤差,十字絲的對準的等
實習內容:
我們首先用的是水準儀測高程。開始的時候測量進展得很順利,可是最后檢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誤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們開始反思是哪里出了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天色晚的時候,我把十字絲上下絲讀成中絲了。因為結果誤差不合格,我們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測量過了一遍,對比前一次的讀數(shù),發(fā)現(xiàn)上次是十字絲的讀數(shù)問題,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我們都細心起來了。最后校合時fh=-28
碎部測量:
我們采用了全站儀和經緯儀觀測,現(xiàn)場展點繪圖。測量中我主要負則的是觀測,其他成員記錄、立桿、繪圖密切配合。開始我們用的是經緯儀測量。經緯儀測站的高程是要計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規(guī)范外還要正確的讀出水平角、豎直角、下下十字線距離和中絲讀數(shù)。因為工作比較繁鎖,一天下來才得四五十個點,繪圖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們用全站儀觀測。因為全站儀只要在站點對中整平后,對準前視點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測得很快,一天下來就測了兩三百個觀測點,繪圖工作就相對跟不上了。而我們使用儀器的時間有限,因此我們就先把點位給測好,并在旁邊標注點的性質,這些方面查找,又讓畫圖者一目了然,知道該怎么畫。部分測站上觀測不到的區(qū)域,我們采了用角度交匯法和鋼尺量距法測出數(shù)據(jù)把圖畫了出來。因為對測繪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預定的時間內我們把測圖任務完成了。
關鍵詞 模擬輻射源;閥值電壓;總劑量;MOS器件;輻射效應
中圖分類號:TN4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12-0050-01
在戰(zhàn)略武器抗核爆輻射環(huán)境以及衛(wèi)星抗空間輻射環(huán)境的需求下,提出了總劑量輻射效應概念,研究、分析總劑量效應可提高器件以及電路的使用壽命。在電子系統(tǒng)以及半導體器件中,核爆所產生的x射線和γ射線會產生總劑量輻射效應。而衛(wèi)星工作的空間環(huán)境下,也存在著質子、電子等低劑量率的總劑量輻射,這些不斷積累的總劑量從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衛(wèi)生的使用壽命,導致衛(wèi)星無法正常工作,器件失效,使器件的性能參數(shù)等發(fā)生蛻變等。電子系統(tǒng)中,采用了大量的MOS期間以及電路,為了能夠有效避免總劑量輻射效應所帶來的影響,有必要研究MOS場效應晶體管電力輻射產生的一些輻射效應。在MOS器件的氧化層內,沉積大量的電力輻射能量,出現(xiàn)電子空穴,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原子間的斷裂,一部分載流子產生了復合作用。電子以極快的速度向正電極移動,一部分電子被空穴俘獲,最終能夠形成氧化層陷阱電荷。在對于MOS管的電性能影響上,界面態(tài)電荷與氧化層電荷所不同,界面態(tài)電荷決定于受主型界面態(tài)還是施主型界面態(tài)。而氧化層電荷使MOS晶體管的曲線負向漂移,并降低了閥值電壓。
1 MOS器件總劑量輻射效應的測試
1.1 總劑量效應模擬源
總劑量效應的模擬源應分別從四個方面來看:質子源、電子源、x射線源、γ射線源。
1.1.1 質子源
我國的質子源束斑較小,且質子源的能量在30 MeV以下,無法對大批量器件同時進行效應試驗。質子加速區(qū)為主要的模擬源,比較便于進行單能質子總劑量效應,還能夠獲得單一能量的質子束。
1.1.2 電子源
電子源通常用于退火效應的研究,高劑量率模擬源主要為電子加速器。
1.1.3 x射線源
x射線劑量測量有一定的難度,它只能夠對單個器件開展效應試驗,因為其射線源束斑較小??梢赃B續(xù)對x射線管的能量進行調節(jié),對核爆環(huán)境下器件的總劑量效應進行模擬。
1.1.4 γ射線源
在研究γ總劑量效應時,主要研究的是穩(wěn)態(tài)輻射源,即60Co源,不管是空間高劑量率還是空間低劑量率,都能夠進行模擬。60Co的射線具有2個能量,分別為1.33 MeV和1.17 MeV,5.27年為60Co的半衰期。在高劑量率輻照下,進行總劑量試驗時,無需修正劑量率,可將60Co源作為恒定的輻射源,在空間低劑量率的環(huán)境下,進行總劑量效應的模擬試驗時,必須要修正劑量率。修正時,可對比計算結果與測量結果。我們從輻射場的輻射劑量測量、均勻性以及試驗的方便性來看,60Co源不僅可以對器件進行大批量的效應試驗,而且劑量測量精確,其為最常見的總劑量效應模擬源。而且,在實施的試驗中的使用也較為方便。
1.2 測試方法
1.2.1 輻照試驗
進行總劑量效應測試時,要對輻射環(huán)境以及電子元器件的輻射敏感參數(shù)二者進行測量。測量。其測試系統(tǒng)有:主要有圓筒、金硅面壘探測器、熱釋光劑量儀來監(jiān)測輻射環(huán)境;由半導體參數(shù)測試儀、信號傳輸裝置、矩陣開關、取樣電路、輻照器件等組成了器件輻射敏感參數(shù)測試系統(tǒng)。為了對器件的總劑量效應在工作狀態(tài)下進行模擬,則器件要在不同的偏壓條件下進行輻射試驗,這樣就能夠更加準確的對器件的抗輻射性能進行評估。進行效應機理試驗時,劑量點應該盡可能的多選,有助于對輻射過程中的效應變化進行深入的分析。
1.2.2 提取輻射敏感參數(shù)
對于不同的MOS電路而言,在靜態(tài)功耗電流的增加以及減小上,可通過對不同曲線的測量來進行輻射敏感參數(shù)的提取。目前,已經建立起半導體參數(shù)自控測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由各種接口、微機、矩陣開關、半導體參數(shù)測試儀等組成,實現(xiàn)了對各種MOS器件參數(shù)更加快速的進行測量。
1.2.3 輻射環(huán)境測試
在研究輻射效應時,應注意環(huán)境測量,器件的電離輻射效應通常與吸收總劑量以及吸收劑量率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應采用不同的測量系統(tǒng)來測量不同的輻射環(huán)境。①質子源,采用金硅面壘探測器或者圓筒來對質子源的劑量場進行測量,該設備無需進行標定,而可直接采用。②x射線源,其劑量較高,x射線源可相應較低的熱釋光劑量片進行劑量的監(jiān)測。x射線的能量較低,束斑較小,器件與劑量片無法放置與一處,因此,在試驗進行的前后,應分別測量。而實際測量的主要是器件的表面劑量,即環(huán)境平衡劑量,而對能量較低的x射線而言,兩者差別很大,但對于能量較高的γ射線而言,兩者的差別細微。劑量增強效應不僅僅與金屬化封裝類型、器件的結構有關,而且還與器件的材料、射線的能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應特別注意x射線總劑量效應中對劑量的測量,實際吸收劑量的換算應根據(jù)器件的結構和x射線的能量來開展。③γ穩(wěn)態(tài)源,60Co輻射源的劑量場測量精度較高,通常具有較大的輻射場,常用的各種電離室可控制精確的輻照時間,測量劑量率,從而求出的總劑量是比較準確的。在對器件進行輻照的時候,可以采用熱釋光劑量儀,該儀器采用標準源進行標定,可以監(jiān)測總的劑量。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器件的總劑量應取劑量片平均值獲得。
2 對比x射線和γ射線輻射效應
比較不同封裝器件的x射線和γ射線輻射效應,通過利用x射線和γ射線對封裝CMOS器件的總劑量輻照試驗,得出:①對于塑料封裝器件來說,正面與反面所受的x射線對器件造成的損傷是不同的,器件在正面受到的輻射損傷比反面受到的輻射損傷要大。器件正面被射線穿過時,經過的物質層是重金屬+SiO2+Si;而器件被射線從反面穿過時,所受到的物質層則是Si+SiO2,由此可見,射線從器件的不同方向射入所產生的輻射效應也是不同的,反映出劑量增強效應所具有的差異性。
3 結束語
文章對各種模擬源輻射環(huán)境的測量方法進行了分析,介紹了測試MOS器件及電路的總劑量輻射效應的技術,圍繞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對輻射環(huán)境的測試以及MOS器件總劑量輻射效應的測試進行了闡述。
參考文獻
[1]倪鶴南,吳良才,宋志棠,惠唇.電子在鎳納米晶中的直接隧穿及其在MOS結構中的存儲[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2(1).
[2]韋源,謝紅剛,貢頂,朱金輝,牛勝利,黃流興.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長期輻射效應的數(shù)值模擬[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3(4).
[3]齊超,林東生,陳偉,楊善潮,王桂珍,龔建成.基于輻射回避的SRAM型FPGA瞬時電離輻射效應測試系統(tǒng)研制[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2(1).
[關鍵詞]電能質量;測量;諧波;治理裝置
中圖分類號:TM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013-01
一、基本信息
1.概況:根據(jù)神華神東研究院的安排,對錦界煤礦進行了用電電能質量測試。測試時間從10月14號開始到12月2號,對神東公司錦界煤礦的中央1號變電所、中央2號變電所、盤區(qū)1號變電所、盤區(qū)2號變電所、3-1煤一部膠帶機頭變電所、3-1煤二部膠帶機變電所、1號主井變電所、2號主井變電所、主井35kV變電站、青草界110kV變電站、1#風井35kV變電站、35kV箱式變電站、1號通風機房變電所、2號主通風機變電所進行了電能質量測試。
2.測試目的:對開關柜進行電能質量測試,并對負荷造成的電能質量問題作出評價。
3.測試儀器:FLUKE 435型電能質量分析儀 1臺、PC筆記本電腦1臺、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1套。
4.測試標準:執(zhí)行國家頒布的電能質量方面的標準:《電能質量 公用電網(wǎng)諧波》(國家標準GB/T14549-93)、《電網(wǎng)電能質量技術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原電力工業(yè)部的)、《電能質量 電力系統(tǒng)頻率允許偏差》(GB/T 15945-1995)、《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GB12325-90)、《電能質量 電壓允許波動和閃變》(GB/T12326-2008)、《電能質量 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GB/T 15543-2008)
5.測試信號的抽取:電壓信號取10kV側測量PT的二次回路試驗端子接入電能質量分析儀的電壓輸入端;電流信號取自10kV母線測量CT的二次回路試驗端子接入電能質量分析儀的電流入端。
6.主要測試內容:本次電能質量測試的主要內容為:供電電壓、電流狀況;功率(包括有功、無功功率)狀況;功率因數(shù)狀況;電網(wǎng)諧波狀況
7.測試儀器的設置:用電能質量分析儀測量,將儀器設置為自動測量、存儲模式。
8.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測試完畢后利用軟件后臺分析功能,對存盤數(shù)據(jù)文件統(tǒng)計分析,得到相應數(shù)據(jù)。
二、各測試點測量數(shù)據(jù)
本次共計測量77個點,整理測試報告60份,其他測試點由于未帶負載運行,不具備參考意義,因此未出具測試報告。經過測試計算,主井35kV變電站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19.8A,5次6A,11次8.3A,13次7.8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3次、11次和13次諧波電流已逼近國標允許值。1#風井35kV變電站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6.4A,5次11.3A,11次8.7A,13次6.8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11次和13次諧波電流已逼近國標允許值。1#主通風機變電所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很小,在國標允許范圍內。2#主通風機變電所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很小,在國標允許范圍內。1#主井變電站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55.4A,5次7.8A,11次25A,13次9.2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 3次、11次和13次諧波超標,其中3次和11次嚴重超標。中央1#變電所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6.6A,5次20.3A,7次8.4A,11次6.9A,13次5.1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 5次諧波嚴重超標。中央2#變電所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9.9A,5次10.9A,7次6.1A,11次6A,13次4A,17次5.8A,19次8.7A,21次3.8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 19次和21次諧波超標。
由于現(xiàn)場條件限制,盤區(qū)2#變電所只測試了2臺開關柜的電能質量,無法判斷其10kV母線諧波是否超標。盤區(qū)4#變電所只測試了1臺開關柜的電能質量,無法判斷其10kV母線諧波是否超標。3-1煤二部機頭變電所只測試了1臺開關柜的電能質量,無法判斷其10kV母線諧波是否超標。經過計算,盤區(qū)1#變電所10kV母線各次諧波均未超標。3-1煤一部膠帶機頭變電所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2A,5次17.5A,7次6.7A,11次2.7A,13次2.9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 各次諧波均未超標。2#主井變電站10kV母線各次諧波電流均未超標。110kV變電站10kV母線總諧波電流為:3次5A,5次8.8A,7次7.1A,與國標限值比較可知,各次諧波均未超標。
三、各變電所電能質量治理方式和容量計算
1、根據(jù)測試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由于10kV以下的各條支路的負荷率普遍都較低,其諧波含量都沒有超過國變,因此不需要進行治理。
(2)35kV變電站由于裝有SVC裝置,主要為3次、5次、7次和11次特征次諧波,而且含量也沒有超過國標,不需進行治理。
(3)10kV母線有1#主井變電站10kV母線、中央1#變電所10kV母線、中央2#變電所10kV母線的諧波含量超標,需要進行治理。
2、1#主井變電站10kV母線
需要吸收55.4A的3次、7.8A的5次、25A的11次諧波和9.2A的13次諧波??紤]投入有源濾波裝置按照最惡劣的情況考慮(各次諧波的峰值出現(xiàn)在同一個時刻),并為擴能留有裕量,等效基波電流為599.8A,容量為10.388MVA的級聯(lián)式APF。實際中,按照經驗考慮,設置容量為10.388MVA*0.8=8.3MVA即可。
3、中央1#變電所10kV母線
需要吸收6.6A的3次、20.3A的5次、8.4A的7次諧波、6.9A的11次諧波和5.1A的13次諧波??紤]投入有源濾波裝置按照最惡劣的情況考慮(各次諧波的峰值出現(xiàn)在同一個時刻),并為擴能留有裕量,等效基波電流為302A,容量為5.2MVA的級聯(lián)式APF。實際中,按照經驗考慮,設置容量為5.2MVA*0.8=4.16MVA即可。
4、中央2#變電所10kV母線
需要吸收9.9A的3次、10.9A的5次、6.1A的7次諧波、6A的11次諧波、4A的13次諧波、5.8A的17次諧波、8.7A的19次諧波、3.8A的21次諧波??紤]投入有源濾波裝置按照最惡劣的情況考慮(各次諧波的峰值出現(xiàn)在同一個時刻),并為擴能留有裕量,等效基波流為630A,容量為10.9MVA的級聯(lián)式APF。實際中,按照經驗考慮,設置容量為10.9MVA*0.8=8.72MVA即可。
四、治理方案制定
根據(jù)對開關柜進行電能質量測試,分析了各變電所電能質量治理方式和容量計算,最終選定治理裝置為SVG/APF。SVG/APF 是一種由電壓型變流器構成的并聯(lián)型無功補償裝置,它能發(fā)出無功或吸收無功,產生頻率幅值可控的諧波電流,能實現(xiàn)以下幾種功能:
(1)動態(tài)調節(jié)無功,改善母線電壓,提高變電站功率因數(shù);
(2)吸收負荷低次諧波電流,降低其對電力系統(tǒng)的不良影響;
(3)對電網(wǎng)設備及負荷狀態(tài)突變能振蕩阻尼,起穩(wěn)定性作用;
SVG/APF 具有以下特點:
(1)能夠提供從感性到容性的連續(xù)、平滑、動態(tài)、快速的無功功率補償;
(2)基于IGBT逆變器,不會發(fā)生諧波放大及諧振,對系統(tǒng)參數(shù)不敏感,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好;
(3)不僅不產生諧波,而且同時具備諧波補償功能,在動態(tài)無功補償?shù)耐瑫r,可對13次以下的諧波進行濾除
(4)SVG響應時間一般不大于5ms,用于配電網(wǎng)時,閃變抑制效果非常好;
(5)SVG為電流源特性,輸出無功電流不受母線電壓影響,電流源特性也使SVG具備較強的短期過載能力,可用來進一步提高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6)成本低,裝置自身運行可靠性高;
(7)占地面積小,是同容量傳統(tǒng)SVC的1/3到1/2,移動性、擴展性好。
(8)SVG能在一定范圍內提供有功功率,減少有功功率沖擊;
(9)SVG中電容、電感等元件采用了與SVC完全不同的技術和制作工藝,運行過程中電磁噪聲顯著降低;
(10)SVG的運行損耗要比同容量SVC小,運行成本低。
參考文獻
[1] 賀天才.煤礦電網(wǎng)電能質量測試分析與研究[J].煤炭工程,2008(9):70-72.
關鍵詞:工程測量 分組實習 成果評定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主要目的,課程實習是教學體系中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工程專業(yè)而言,課程實習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專業(yè)素質的關鍵途徑與手段[1]。通過測量實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同時通過測量實習使學生縮短與日后工程實踐的距離[2][3]。因此,提高測量實習教學質量,對實現(xiàn)工程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測量實習的改革有三方面。即先期分組,綜合成果,全面考核。
一、測量實習提前分組
傳統(tǒng)的測量實習都是到實習周再分組,然后進行實習布置,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小組成員之間默契程度還沒來得及建立起來,實習就結束了。而測量實習是一項必須由團體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團隊成員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響測量實習的質量效率, 將分組提前到課程實驗階段。從測量的理論教學開始,到測量教學實驗、實習, 從課堂討論,實驗報告以及實習成果。都始終延續(xù)既定小組進行。這樣在實習開始之前各小組成員間已經建立起一定的默契。不僅全面提高了測量實習的效率質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4]。
二、測量實習成果分類
傳統(tǒng)實習都是以最后的實習報告評定學生實習成績。導致學生不注重實習過程,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實習報告上。實習報告寫得如何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實習質量。為改變這種現(xiàn)況,將實習成果分兩類: 一類以個人為單位上交,而另一類以小組為單位上交。
1.其中以個人為單位上交的資料有內業(yè)計算和實習報告。
(1)測量內業(yè)計算。要求每人整理一套平面、高程內業(yè)表。這樣每位學生都作內業(yè)計算,相互起到校核的作用。
(2)實習報告。為了使學生的實習報告做到切實有意義。要求在實習報告中寫切身體會以及實習過程經驗、教訓。比如有的學生寫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儀器而總結出經驗,使用經緯儀時,用錘球與光學對中器相結合,能提高整平對中速度,最快只需兩分鐘。有的學生總結教訓,如在選擇控制點時沒考慮到避開人流過多點,結果在人流高峰時期,造成停滯施測,影響測量速度等。這些通過學生切身經驗總結出的教訓,對學生印象尤其深刻。
2.以小組為單位上交的資料 測量工作是集體性工作,組員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與密切配合是確保實習圓滿完成的關鍵,測量實習成果是小組成員共同勞動、集體智慧的結晶[5]。
(1)地形圖。由于地形圖是各小組成員集體參與完成,因此地形圖每組上交一份,要求全體小組成員集體完成地形圖的繪制、校對、審定并簽字。以此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樹立質量意識,增強個人責任感,更好的與今后的實踐工作接軌[6]。
(2)實習日記。實習每天外業(yè)較辛苦,晚上收工又有大量內業(yè)計算,因此學生疲于應付,達不到良好效果。改為每組一份實習日記,但要小組成員每天輪流記錄。這樣可以適當減輕學生工作量,提高認真程度。成員間在記錄日記時,既可以看之前同組成員所寫,又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寫給同學看,寫實習日記不僅是對當天實習內容的總結,更是同組成員之間的寫作比賽和交流溝通渠道,從而激發(fā)學生記錄實習日記積極性,提高了實習日記質量。更重要的是,作為指導老師可以通過做出的小組日記掌握該組實習動態(tài)。
三、測量實習全面考核方案
測量實習實施的全過程管理,需要制定客觀、科學的實習評定辦法。如果每次實習都對每個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實習前學生肯定要進行充分準備,在實習過程中也會更認真,實習的質量自然會提高[7]。結合整個實習過程,將實習考核分七項, 每項按權重賦予不同分值,七項指標的分數(shù)總和作為實習最終成績。
1.外業(yè)觀測記錄
外業(yè)觀測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場表現(xiàn)打分,如是否觀測前檢查儀器,記錄紙是否干凈整齊,是否涂改、編造數(shù)據(jù)。
2.內業(yè)計算
依據(jù)每位學生上交內業(yè)資料,考核其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誤差是否符合規(guī)范。
3.儀器操作技能
考核學生是否嚴格遵照儀器操作程序,測完后儀器是否按規(guī)范放回,是否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操作。并在實習期間舉行儀器操作比賽,根據(jù)操作的速度及規(guī)范程度綜合評分。這項考核內容不僅打消了部分學生渾水摸魚思想,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實習熱情,每年通過測量實習都會涌現(xiàn)大批技術優(yōu)良的學生。
4.繪圖
考核小組所測地形圖是否符合地形地貌原狀,圖外注記是否全面,圖面是否清晰、標注清楚。
5.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成為實習成績評定的一部分,要求文理通順,內容全面,字跡工整且無雷同,有獨到見解。
6.實習道德 考核學生是否愛護儀器工具,遵守實習紀律,同學之間是否相互幫助,發(fā)揚團隊精神。
7.實習日記 考核各組是否堅持每天記實習日記。由于實習日記是由各小組成員每天輪流記錄,要求每人記錄之后須簽名,教師根據(jù)每位學生的日記記錄情況打分。
有具體的考核指標體系,學生在實習中可以隨時對照檢查自己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使學生對測繪理論和測繪技術的掌握更全面、完整[8]。
參考文獻:
[1]杜書廷,王棟.土木工程專業(yè)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
[2]劉旭春.土木工程專業(yè)測量實習的教學思考[J].北京測繪,2005 3.
[3]張坤宜,杜洪彪.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模式下的測量實習教學改革[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7,13
[4]陳以一.土木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1999 31
[5]劉娟,景世維.淺談在測量實習中如何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J].太原大學學報,2007,8
[6]王冠儒.測量實習考核指土木工程論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23
攝影測量與遙感實習是攝影測量學和遙感技術相應用的綜合實習課,對于提高學生的測量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于攝影測量與遙感實習內容及心得吧。
一、實習目的
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實習掌握攝影測量的原理、影像處理方法、成圖方法,掌握遙感的信息獲取、圖像處理、分類判讀及制圖的方法和作業(yè)程序。從而更系統(tǒng)地掌握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通過實習使我們更熟練地掌握攝影測量及遙感的原理,信息獲取的途徑,數(shù)字處理系統(tǒng)和應用處理方法。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我們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工作認真、實事求是、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為以后從事生產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素質基礎。
二、實習內容
1) 遙感影像圖制作;
2) 相片控制測量;
3) 航空攝影測量相對立體觀察與兩側;
4) 航片調繪、遙感圖像屬性調查;
5) 相片及衛(wèi)片的判讀及調繪
6) 調繪片的內頁整飾
7) 撰寫實習報告,提交成果。
三、實習設備與資料
1) 攝影測量與遙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2) 通過電腦查找有關這門學科的實踐應用及其它相關知識等。
3) 電腦上相關的攝影測量的圖片信息資料及判讀方法。
4) 現(xiàn)有的實習報告模板及大學城空間里的相關教學資料。
四、實習時間與地點
時間:20__年6月19日——20__年6月26日。
地點:學校圖書館、教室、寢室及搜集攝影測量與遙感這門學科的資料等相關地方。
五、實習過程
5.1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的發(fā)展情景
攝影測量與遙感是從攝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觸傳感器系統(tǒng)獲取所研究物體,主要是地球及其環(huán)境的可靠信息,并對其進行記錄、量測、分析與應用表達的科學和技術。隨著
攝影測量發(fā)展到數(shù)字攝影測量階段及多傳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譜、多時段遙感影像與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他邊緣學科的交叉滲透、相互融合,攝影測量與遙感已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新型的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由于它的科學性、技術性、應用性、服務性以及所涉及的廣泛科學技術領域,其應用已深入到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
5.2單張像片測量原理
單張像片測圖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視變換,而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則是立體測圖的基本原理。廣義來說,前一情況的基本原理也是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20世紀30年代以后,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都是應用各種結構復雜的光學機械的精密儀器來實現(xiàn)的。50年代,開始應用數(shù)學解析的方式來實現(xiàn)。圖1就是用光學投影方法實現(xiàn)攝影幾何反轉的示意圖。圖中假設兩張相鄰的航攝像片覆蓋了同一地面AMDC,它們在左片P1上的構像為ɑ1m1d1c1,右片P2上的構像為ɑ2m2d2c2,兩攝站點S1和S2間的距離為基線B。如將這兩張像片裝回與攝影鏡箱相同的投影器內,后面用聚光器照明,就會投射出同攝影時相似的投影光束。再把這兩個投影光束安置在與攝影時相同的空間方位,并使兩投影中心間的距離為b(b為按測圖比例尺縮小的攝影基線),此時所有的同名投影光線都應成對相交,從而得出一個地面的立體模型A'M 'D 'C '。這時, 用一個空間的浮游測標(可作三維運動)去量測它,就可畫得地形圖。
5.3航空攝影測量的內外業(yè)技術要求
航測外業(yè)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點聯(lián)測。像片控制點一般是航攝前在地面上布設的標志點,也可選用像片上的明顯地物點(如道路交叉點等),用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像片調繪。是圖像判讀、調查和繪注等工作的總稱。在像片上通過判讀,用規(guī)定的地形圖符號繪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測繪沒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記通過調查所得的地名等。通過像片調繪所得到的像片稱為調繪片。調繪工作可分為室內的、野外的和兩者相結合的3種方法。③綜合法測圖。主要是在單張像片或像片圖上用平板儀測繪等高線。
航測內業(yè)工作包括:①測圖控制點的加密。以前對于平坦地區(qū)一般采用輻射三角測量法,對于丘陵地和山地則采用立體測圖儀建立單航線模擬的空中三角網(wǎng),進行控制點的加密工作。20世紀60年代以來,模擬法空中三角測量逐漸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測量代替。②用各種光學機械儀器測制地形原圖
5.4像片的內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
內方位元素用以確定攝影物鏡后節(jié)點(像方)同像片間的相關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復攝影時的攝影光線束。內方位元素系指攝影機主距 f和攝影機物鏡后節(jié)點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標坐標系中的坐標值(_0,у0)。這些數(shù)值通過對航攝機鑒定得出,故內方位元素總是已知的。確定攝影光線束在攝影時的空間位置的數(shù)據(jù),叫做像片或攝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個數(shù)值,包括攝影中心S(圖2)在某一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3個坐標值_s、Ys、Zs和用來確定攝影光線束在空間方位的3個角定向元素,如嗘、ω、k角。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針對著某一個模型坐標系O-_YZ而定義的。模型坐標系的_坐標軸近似地位于攝影的基線方向,Z坐標軸近似地與地面點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標系內所建立的立體模型必須在其后經絕對定向的過程才能取得立體模型的正確方位。
六、航影像片調繪
像片調繪是利用像片進行判讀、調查、描繪和注記等工作的總稱。即用攝影測量方法測繪地形圖的作業(yè)過程,是用判讀知識蔣像片進行實地調查和補測,并對地形圖上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和地理名稱等要素經制圖綜合后,用規(guī)定的符號和注記標繪在像片上以供進一步測繪地形圖只用。經調繪的像片稱調繪片。簡稱調繪片。在特殊情況下,亦可在實地調繪典型樣片,其余的參照典型樣片和有關資料通過像片判讀在室內進行。
七、像片及衛(wèi)片判讀時注意的技術問題
在作業(yè)過程中進行航空像片判讀時,一般都應該要遵循下列原則:先整體后局部;從一只到未知;先易后難;由宏觀到微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更容易、更精確的判讀像片及像片上關的地物和地貌信息。同時判讀航空像片時一般也經常采用比較常用的方法進行判讀,如:直接判讀法;對比分析法;邏輯推理法等等。像這樣通過各種方法各種信息的全面綜合分析,才能更好的防止信息的判別錯誤,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和其它損失。然而尤其是判別過程中我們更得注重判讀過程及步驟,在判讀過程中我們分為四個判讀階段:準備工作;室內判讀;野外校核和成圖總結。在準備工作中我們也分為一些小的步驟:資料的收集;像片得清晰度;像片得重疊度;像片得平整度;航線的彎曲度;像片得壓平度,這些雖然是些小的細節(jié),但是一旦忽略很多就會導致很大的判別誤差,影響我們最終的判別結果。還有室內的判讀,這一階段是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地區(qū)地理概況的基礎上進行,根據(jù)判讀任務的需要及相關學科的特點,制定出統(tǒng)一的分類系統(tǒng),并選擇已知或典型地區(qū)總結和建立判讀標識。判讀過程中還要注意利用已知資料,以及放大鏡、立體鏡等輔助工具,對重要的地物和有疑問的地方加以特別標記,以便在野外校核時進行重點檢查。第三是野外校核,主要是根據(jù)室內擬定的路線進行,把室內判讀的結果與實地對照,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現(xiàn)象和有懷疑的地方,應詳細加以觀察和驗證,以修改和補充室內的不足,最后是成圖與總結,判讀結果結果野外反復的檢驗后,可將其轉繪到準備好的底圖上,以制成專題圖件,并根據(jù)任務的要求,編寫實訓總結報告。
八、實習心得
通過一周的室內實習任務,最大的感觸就是從新認識了攝影測量和遙感這門比較抽象的學課,以前在課堂上總覺得這是一門非常難懂也非常難學的課程,可是就在這周的室內收集資料實習的過程中我的想法突然改變了,其實攝影測量與遙感這門學科并沒有所想的那么難懂和難學,只要我們愿意去學、去發(fā)現(xiàn)這門學科的奧秘我們還是非常容易掌握和理解的。開始接觸是覺得它是我們所有學科中最抽象的,可是當我們把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和這次室內搜集資料的實習結合起來對比和深入研究后,才真正的發(fā)現(xiàn)這是一門多么有內涵和適應新時代的必要科目,很多情況下,對于大面積的測圖我們都少不了對它的應用,同時在將來攝影測量和遙感也很有可能會取代我們所有傳統(tǒng)的測圖方法,真正的把它完全的應用到我們的所有調查土地資料中,以見證它的最有效的作用。
由于我們學校大量缺少攝影測量和遙感這門學科的儀器和工具,所以學校把這次實習任務主要定為網(wǎng)上搜集有關這門學科的資料及書本上理論知識相結合系統(tǒng)的學習。雖然這方面的設備大量的缺乏,可是仍然沒有撮箕到我們學習的良好心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以自己的最大熱情完全的投入到此次實習中。通過這次實習我們的收獲很大,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收獲,獲益匪淺!不僅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了通盤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從實踐中檢驗了它的真理,了解了它的適應范圍之廣和作用之大,為我們以后從事工作而需要它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
我們組這次測量的是何僑生大樓及前面的綠化帶。剛剛開始還覺得不難,但是實際操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路面凹凸不平、路段彎曲、碎部點很多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我們只要稍微不小心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出錯誤,就有可能導致整個過程的數(shù)據(jù)不正確。所以,每一個站點的測量我們都小心翼翼,測量完馬上檢驗,數(shù)據(jù)超過誤差的馬上重測。經過四天的奮戰(zhàn),我們終于把所有數(shù)據(jù)測量出來了,把圖繪制出來了。
此次測量實習和大一的軍訓同時進行,所以我們覺得“這實習怎么比軍訓還辛苦???”,當2天之后,我們習慣了早上6點起床,扛著測量儀器外出測量的生活時,我們不再聽到之前的牢騷。為了保證測量的精確度和測量的時間進度,減少行人和車輛對測量工作的影響,我們總是早早的起床,帶上“家伙”到測量場地開工!幾個上午我們都是測量到接近12點才收工。中午回到宿舍,我們并不能清閑下來,一張張原本的空白數(shù)據(jù)表等著我們去計算、校驗。要是數(shù)據(jù)滿足條件還好,比如我們小組第一天測量的距離超出容許范圍外的誤差,只好準備第二天更好起床,重新測量原本屬于第一天的工作。在下午短暫的補充睡眠之后,當其他專業(yè)的同學下午下課,準備享受豐盛晚餐之時,我們再次扛著儀器,在太陽下山之前再次出工測量。在夏天的傍晚,每當太陽下山,天色暗下之時,已是晚上7點多了。放回儀器,學校食堂已不可能再有飯吃,我們只得叫外賣吃。原本以為晚上的可以放松下來休息了,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還需對一整天的工作進行一番總結,并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提高小組工作效率,確保進度的完成。記得有一天的晚上我們在繪圖時出現(xiàn)問題,對于測量出來的角度大于180度按照書上的公式是計算不出來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組只能再次研究書本,總結經驗,在2個多小時的討論后終于知道怎么解決問題,這些東西老師在平時上課是沒有講到的,我們只能在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在實踐中去學習,在實踐中去總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總能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在這次測量實習中也同樣存在。首先,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對儀器的使用上,課本上介紹儀器使用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到了真正實踐中的時候,我們未能很好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其次,在制圖的時候,我們對復雜的地形圖的繪制非常生疏,沒有很好地把土木工程制圖中的一些技巧方法運用到地形圖的繪制中。這個也需要老師在今后教學中對我們更多的指導,促進我們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