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无码av|久久鸭精品视频网站|日韩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操|97人妻免费祝频在找|成人在线无码小视频|亚洲黄片无码在线看免费看|成人伊人22网亚洲人人爱|在线91一区日韩无码第八页|日韩毛片精品av在线色婷婷|波多野主播在线激情婷婷网

歡迎訪問愛發(fā)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三年級體育教學8篇

時間:2023-03-06 15:59:2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三年級體育教學,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1、學生上課積極性高,能在老師的要求下積極鍛煉,對學生本身增強體質,矯正和補償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對培智三年級(1)班的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課堂常規(guī)。

2、整個體育教學,突出了實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則,既保證了學生得到積極鍛煉,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養(yǎng)成了鍛煉身體的習慣。

3、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實行多次重復練習,使學習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運動表象的形成。運動負荷由小到大,滿足了不同類型學生的要求

篇2

(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智力及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等狀況的分析) 通過高中兩年的體育教學訓練,學生知道科學鍛煉的基本原理,能夠按計劃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按興趣選一至兩個項目進行鍛煉,而且掌握了所選項目的基本技術,有部分同學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二、本學年教學目標:

(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分項填寫)

知識目標:學會一兩種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保健方法,了解體育活動對預防和消除的作用,應用簡單的方法測試自己的體能,按興趣新選一個或按上學期的項目進行訓練。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與社會適應能力。

情感目標:發(fā)展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增強自信,感受交往、合作與競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及團隊精神。

三、主要教學措施:

(可就優(yōu)化課堂教學,開展教學改革試驗,調動學生積極性,抓好形成質量諸環(huán)節(jié),面向全體學生,培優(yōu)和輔導后進生等方面,結合實際,訂出具體措施)

1、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索的空間、

2、多形勢,多手段引導學生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3、分層次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4、設置一定的難度和困難情境,培養(yǎng)學生勇敢、不怕困難、意志堅強的優(yōu)良品質。

篇3

上學期的教學成功的方面有:使三年級的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知識有了較大的進步。在上學期知道了一些關于《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知識,基本明確了鍛煉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項目及標準所規(guī)定的考核事項。有了一定的體育考核專業(yè)知識。對于跳遠、50米往返跑、一分鐘跳繩等體育考核項目已經掌握,并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上學期中的學生復習了向右轉、向左轉向后轉這三種轉法,在此基礎上學會了向右轉走,向左轉走和高抬腿跑。

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我努力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能按照口令迅速做出相應的動作。其次強化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這方面的能力的鍛煉我是通過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多做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并且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

在一學期的教學中對安全問題常抓不懈,每次上課前先讓學生把身上的尖銳物件及堅硬物品放到一邊,并及時做好保護。因此,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沒有發(fā)生過不安全事故。

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好思想、好品質,培養(yǎng)他們?yōu)樽鎳憻捝眢w的好習慣。

二、 學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三年級學生經過下學期的學習,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達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教學中也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首先,教學過程中一些體育器材不能正常使用,這里邊既存在著教師的問題,也存在著器材設施的問題,還有怕?lián)p壞器材的問題。

其二、學生的認識水平沒有提高,仍然把體育課看成是在操場上玩,只要不學文化知識就可以。在操場上愿意怎么玩都可以。

其三、專職體育教師存在著體育知識貧乏,教學能力有限的現(xiàn)實情況,感到力不從心。

第四、學生對體育知識有待于進一步的學習,對于隊列對形不能完全掌握,還不能達到聽到口令后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映,并且做到快、齊靜。

三、 采取的措施與方法:

a) 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在體育課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身體會體育動作的要領。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b) 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充實自己。要不斷研究《新課程標準》,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使學生受到先進的體育教育。

篇4

-- 小學三年級體育與健康《持輕物擲遠》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體育課程標準中“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本課以《持輕物擲遠》(水平二)技術教學為載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反應能力、奔跑能力。采用學校部分體育器材,創(chuàng)設大自然,讓學生在“秋游”的情境中輕松地玩耍和游戲,掌握持輕物擲遠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思維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身體上得到鍛煉,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品質,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四班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文化成績優(yōu)異,身體素質普遍較好,該班班風活躍,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體育活動。學習的重難點就在于逐漸體會和掌握身體協(xié)調用力的技術,使身體上肢力量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再進行動作技術指導,提高持輕物擲遠的運動能力。

三、教學內容

1、持輕物擲遠2、消滅“害蟲”

四、重點:肩上屈肘,自燃揮臂

難點:蹬地轉體的動作協(xié)調、連貫

五、課的安排與特色

本課根據大巴山特色,選取主題式情景教學法,使學生在大巴山自然風景中產生濃厚的興趣,采用誘導觀摩法來揭開課的帷幕,讓學生覺得好奇,有趣味地進入課的形式中去,使學生從單一的體育課中走出來,讓學生在無心理壓力的情況下主動參與活動練習,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圍繞教材做各項輔助聯(lián)系,激發(fā)興趣,能更好地讓學生進入狀態(tài)中去。全課以“秋游”為核心,運用“鉆山洞”——“穿樹林”——“爬山”——“草坪活動”——“消滅‘害蟲’”——下山返校等情景,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去體驗樂趣,感受與同伴團結互助共同完成任務,提高運動能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快樂為主題,使學生身體不知不覺地在“秋游”活動的情景中得到鍛煉,情操得到陶冶。

本課時緊時松,體、智結合,將體育技術的教學過程和創(chuàng)編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融合貫通,環(huán)境緊扣,自然流暢。

六、教學設計

情灑風雨操場、領略迤邐風光、享受秋日暖陽

《持輕物擲遠》教學設計

班級:三年級四班人數(shù):40人執(zhí)教:侯興明

教學內容

1、持輕物擲遠

2、消滅“害蟲”

重點:肩上屈肘,自燃揮臂

難點:蹬地轉體的動作協(xié)調、連貫

1、運動參與目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2、運動技能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80%的學生能做到肩上屈肘、肘關節(jié)向前的正確動作,發(fā)展投擲能力。

3、身體健康目標: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提要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

4、心理健康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敢的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5、社會適應目標:在活動過程中懂得關心幫助他人。

課的結構

授課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

調

(3ˊ)

1、整隊

2、上課、師生問好

3、安排見習生

4、指定小組長

5、宣布課的內容,布置任務

1、整隊

2、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儀態(tài)大方

1、整隊

2、快、靜、齊

3、師生問好

4、精神飽滿,一切行動聽指揮。

×××××××

×××××××

×××××××

×××××××

(8ˊ)

一、“秋游”路線

“鉆山洞”—“穿樹林”—“爬山”—“草坪”

1、講解、示范

2、教育遵守規(guī)則

1、一路縱隊向目的地出發(fā)。

2、隊形整齊,步調一致。

二、草坪活動(象形操)

A、企鵝步、鴨步、兔跳

B、打氣、射擊、揚場、挑擔

C、擲手榴彈

1、講解、示范,提出要求

2、口令指揮,關注全面

3、發(fā)現(xiàn)問題,個別指導

一、步驟

1、觀察理解

2、模仿練習

3、自我表現(xiàn)

二、要求:

1、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嘗試

2、模仿一定象形

(18ˊ)

一、持輕物擲遠

動作: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后開立,左(右)腳在前,右(左)手握輕物,屈肘于肩上,肘關節(jié)向前,眼看前方,接著后腳蹬地,向前自然揮臂,將輕物朝前上方遠處擲出。

1、講解、示范

2、激情提示

3、巡視指導

4、公正評價

1、觀察理解

2、徒手練習

3、持輕物練習

4、分組練習

×××××××

×××××××

×××××××

×××××××

(6ˊ)

一、消滅“害蟲”

方法:教師將學生平均分成四組并排站立于害蟲標識物對面,第一排隊員將沙包投向害蟲標識物(害蟲),迅速回到最后一排,第二排隊員繼續(xù)投,依次類推。打中害蟲標識物多的隊獲勝。

1、激情提示

2、講解示范

3、評價

1、觀察理解

2、集體練習

要求:發(fā)揮想象,大膽嘗試,打擊目標:穩(wěn)、準、狠

∏ ×××××××

∏ ×××××××

∏ ×××××××

∏ ×××××××

放松恢復

(5ˊ)

一、舞蹈放松

二、引導下山

三、布置回收器材

四、小結

五、師生再見

1、指導學生隨音樂動作放松

2、小結

3、宣布下課

1、學生練習

2、隨“歌聲與微笑”翩翩起舞

×××××××

×××××××

×××××××

×××××××

器材:籃球場一片、壘球40個、山洞標示、樹林標示、“害蟲”標示、音響一臺

生理指標:練習密度(30±5)﹪平均心率(120±5)次∕分

篇5

關鍵詞:立體引學式教學;三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

立體引學式教學提出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生動有趣的小學應用題教學,不但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逐漸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來說,對如何運用立體引學式教學理念,提高小學生應用題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有一定的體會和有一些膚淺的認識。

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題是往往不是對題目進行實質性綜合分析,而是單一的聯(lián)系代替運算分析,孤立地以題目中一些表面的個別的外部因素為依據進行解答;遵循機械的聯(lián)系,按固定的習慣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運算定勢,思維不能隨題目性質的變化而靈活地轉移;思維只能隨著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的發(fā)展順序,由原初條件推向結果,而不能由結果返回到原初條件;思維缺乏邏輯性,不能對題目進行連貫的分析綜合活動,注意力容易被情節(jié)所轉移;思維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能正確審視自己的運算結果以及根據題目的本質聯(lián)系來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首先是老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掌握題目的結構,在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來理解題目的具體的數(shù)量關系,從中選擇正確的運算方法,然后才是計算結果,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講要做到“三啟發(fā)三促進”:

一、啟發(fā)引導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應用題的難易不僅取決于數(shù)據的多少,往往是由應用題的情節(jié)部分和數(shù)量關系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程度所定。同時題目中的敘述是書面語言,對小學生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解題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和前提就是理解題意,即審題。因此教師必須啟發(fā)引導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良好的審題習慣首先要會讀題,讀題必須認真、仔細,通過邊讀邊想掌握題中講的是什么事情,經過怎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應用題的條件。結果怎樣,則是所講的問題。要想弄清楚題中給定的條件是什么,要求問題是什么?不僅要邊讀邊想,在必要情況下還要借助簡單的實物圖或線段圖來輔助理解,這樣能把題目里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抽象的概念簡單化,具體化,把抽象的東西擺在眼前,便于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題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例如,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課本中有這樣一道題:雞有24只,鴨的只數(shù)是雞的2倍,問雞和鴨一共有多少只?題中哪些數(shù)據與問題有直接聯(lián)系,哪些沒有直接聯(lián)系,如果在邊讀邊想基礎上再加簡單的線段圖幫助分析,學生就更容易知道條件是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了,否則對于抽象概念能力較差的部分學生就難以理解了。實踐證明,學生不會解答某一應用題,往往就是對該題的題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徹。一旦了解題意,其數(shù)量關系也將明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啟發(f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就等于解答應用題中完成一半的任務。

二、啟發(fā)引導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概括地說解題步驟是在學習了復合應用題時才進行的,但在開始應用題教學時就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應用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

一道題做得對不對,學生要能自我評價,對的強化,不對的反饋糾正,這實際上是一個推理論證的過程。完成列式計算只解決了“怎樣解答”的問題,而推理論證是解決“為什么這樣解答”的問題。然而很多小學生不善于從已知量向未知量轉化,有時又受生活經驗的制約無法檢驗明顯的錯誤,因此,一要啟發(fā)引導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lián)系實際法、問題條件轉化法等;還可以先由師生共同完成,然后過渡到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進行,最后發(fā)展成學生獨立自主完成。

在教學中還經常遇到學生不重視寫答案,只寫“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現(xiàn)象。答案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結束。我們做事強調有好的開端,也得有好的結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們做題就同做工作一樣,應該有完美的結束。因此,不僅要使學生重視寫答案,還要使學生學會寫答案。

三、啟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數(shù)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不僅要求應用題的選材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還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要讓應用題的情節(jié)具有現(xiàn)實性,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除應用題本身的內容要聯(lián)系實際外,還要擴大聯(lián)系實際的范圍,如在百分數(shù)應用題中增加利息的計算,以及一些保險、納稅等內容,從而提高學生應用題的自主能力。

例如:三(1)班今天要進行植樹活動,要求分兩組進行植樹,即男生、女生各一組,老師準備了40棵樹苗,你認為怎樣分較合理?學生提出兩種意見: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樣多的樹苗;二是按人數(shù)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樹苗多,人少分到的樹苗少。通過討論、爭議取得共識:按人數(shù)分較合理。然后啟發(f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樹苗?當然,題中還缺少男、女生人數(shù)的條件,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感到面臨的問題的確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從而產生了解決問題的心向,主動地參與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如,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學校養(yǎng)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幾只?”時,讓學生先擺出12只“白兔”,7只“黑兔”,使“白兔”和“黑兔”一一對應。然后啟發(fā)引導學生說出白兔跟黑兔相比;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哪兩部分,理解從12只白兔中去掉和黑兔只數(shù)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數(shù),所以要用減法計算。通過這樣的操作和分析,學生在大腦中形成關于這種應用題中較大數(shù)與較小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的表象,理解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自主學習能力。

篇6

關鍵詞:話題;英語教學;有效性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教學應進一步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學習外語的過程不再是一個枯燥地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一個積極主動地學習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英語》(譯林版)教材(以下簡稱新《英語》)中各單元的課題就是一個個教學的話題,如果能有效地組織好英語話題教學,就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本人根據教學經驗覺得應該從以下方面來探討:

一、系統(tǒng)解讀教材的編寫概況

新《英語》是以話題來安排單元教學內容的。所以在進行單元教學時,教師有必要對教學內容和資源進行重組和開發(fā),從而提高話題式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1.分析單元話題的內部結構

新《英語》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的體系,設計和編排了大量形式多樣、情景真實、語言自然、趣味性強的語言實踐活動。所以當我們進行單元教材分析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便是一個特定的話題。在這些話題中,教材巧妙地安排了相應的語言結構和交際功能。在教學時,我們只有了解話題的內部結構后才具備了單元課時安排的基本依據。

2.關注話題編排的邏輯性

新英語教材遵循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原則來安排各單元的話題。例如,Unit1 Hello圍繞的是見面打招呼展開,在cartoontime中也滲透了I’m…句型,此句型就是Unit2的重點句型。同時教學到Project1時就對第3、4單元做了一個綜合練習。

3.領會話題與語言項目之間的關系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以話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活動,在對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互相溝通中來學習語言結構。例如教學Unit2I’mLiuTao時,圍繞句型Are you…?展開,教材中是確定是否某人,但是同樣可以補充fat,tall,thin等形容人的詞來交流:A:Areyoufat?B:No,I’mnot.A:Are you tall?B:Yes,I am.A:Are you Luzhou?

B:Yes,I’m.

二、有效組織單元話題教學

單元教學是教材進行的載體也是落實話題教學的中心,如何組織單元教學也就是關鍵,例如在新英語教材中Unit 4 My family就是圍繞家庭這個話題展開進行教學設計的,它與上一單元介紹朋友相關可以通過對朋友的介紹過度到家人的介紹。這樣來安排就能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和生活性,由單純的模仿和機械操練轉向具有交際性、實踐性和啟發(fā)性的話題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交際能力。

1.用話題激活詞匯教學

3A unit4 My family圍繞介紹家庭成員這個話題展開,上課開始時,我先通過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然后進入課文教學麥克的家庭成員,最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帶的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很快就能運用到father,mother,family等詞匯。這樣處理讓詞匯教學一開始就與重點句型的學習相結合,并融于話題情境中,學生非常愿意使用這些詞匯。

2.用話題推進會話教學

詞匯教學和對話教學都需要結合語言的運用與實踐。但詞匯教學中的交際實踐主要是要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詞匯,而對話教學中則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結構和交際功能。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適當?shù)母木?,使其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讓學生進行真實的交際,并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個性。

篇7

關鍵詞:主題; 同課異構; Story time板塊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1006-3315(2014)03-094-001

一、問題的提出

小學英語三年級新教材是指《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教材。三年級教材的每個單元圍繞某一個主題展開,Story time是單元核心板塊。目前很多老師在教學Story time板塊的時候,都是在學生學習故事前,先對故事中的新詞匯、新句型進行新授、操練,然后進入故事教學。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進入故事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新知識點,在故事學習中,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生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與我們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步驟,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展示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觀點完全相違背了。

二、案例背景

2013年3月,我校田老師開設了一節(jié)校內公開課。2013年4月,筆者參加了江蘇省“杏壇杯”英語課堂教學展評活動,聽了一節(jié)由徐州民主路小學張慧敏老師執(zhí)教的展示課。這兩節(jié)的教學內容為:(譯林版,三年級起點)3A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第一課時。

三、故事文本教學對比及分析

筆者通過教學案例進行對比和分析,來呈現(xiàn)兩位教師對于Story time故事文本教學的不同教學設計。

田老師的課:

(1)Our friend Mike can’t find something.

Q1: What’s Mike looking for?

Q2: Who helps him?

Q3: Can he find it?

(2)Watch and read in roles.

張老師的課:

(1)What is he looking for?

A.a rubberB.a penC.a pencil

(2)Question tim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pencil?

S: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

(3)Watch the carto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教師讓學生回答自己會回答的問題)

(4)Read and find (PPT呈現(xiàn)Picture1-Picture4)

Q:What does Mike say when he looks for his pencil?(教學This isn’t my pencil.教師請學生讀該句,提醒學生讀該句的語氣)

(5)Mike gets the help from Yang Ling and Liu Tao. Look, listen and answer. (學生聽話是誰說的,學生扮演讀一讀)

(6)Is Mike happy now? What do they say now?(PPT呈現(xiàn)Picture5)

Why does she ask this question? Why is she not sure?

(7)Read the whole story.(同桌合作,任選一項完成A.讀一讀B.演一演)

[分析及思考]

筆者發(fā)現(xiàn),在田老師的故事教學中,學生們課堂活動參與人數(shù)明顯減少,教師的教學比較被動,導致學生學習故事效率降低,忽略了文本學習的真正意義。

張老師的文本教學體現(xiàn)以下特點:

一、聚焦主題,提疑激學

一男孩丟失文具,是什么?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讓學生自由提問,同時又激活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此時學生想要了解故事文本的積極性非常高。

二、圍繞主題,細品故事

學生圍繞pencil提出問題之后,看卡通片回答自己能回答的問題,這一點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Question time這一活動,從學生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處。

最后,張老師通過讀一讀或演一演兩種不同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對故事的掌握情況,體現(xiàn)了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的理念,提高了故事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教育家孫雙金曾說:“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直張,這是課堂充滿生命力的具體體現(xiàn)?!睆埨蠋煹恼n正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樣的教學效果。

三年級教材的每個單元圍繞某一個主題展開,Story time是單元核心板塊。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主題式情境”來展開教學,教師以主題為抓手,先讓學生接觸主題、猜測文本主題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故事文本學習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走進故事文本的主題中,在故事學習中,學生一邊感知故事文本內容,一邊體會并學習故事文本中的新詞、新句,在理解故事文本的同時,教師設計有趣有效的活動,激發(fā)學生運用文本中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以加深對故事文本的進一步理解和學習。

學生先感知語言,學習語言再到運用語言,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對語言的認識、學習和運用是完全自然的、無意識的、積極的,符合學生習得語言的特點,這使學生整節(jié)課能接受大量的語言輸入,能讓學生滾動式的感知、學習并運用語言,并能使學生一直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長期下去,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提高故事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張麗寧.《牛津小學英語》語篇整體性教學的問題診斷與改進措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3.(2):31-34

[2]楊金華.基于小學英語板塊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3.(2):19-24

篇8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1題;共14分)

1.

(1分)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寄

記)

________憶

________托

(徹

砌)

________墻

________底

(艱

堅)

________決

________巨

(哀

衰)

________思

________老

(掉

悼)

________念

________隊

(泰

秦)

________山

________朝

2.

(1分)好朋友,手拉手。

檢________

平________

讓________

書________

找________

新________

文________

3.

(1分)選擇恰當?shù)牧吭~填空。

一________樹坑

一________衣服

一________野花

一________小路

一________樹苗

一________竹子

4.

(1分)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激烈的________

________的沙柳樹

微弱的________

自制的________

________的夜空

猛烈地________

璀璨的________

黑魆魆________千鈞一發(fā)的________

________地讀書

默默地________

緊緊地________

5.

(1分)照樣子寫詞語。

心驚肉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分)給句子加標點。

(1)你是一個會走路的字嗎

(2)這有多快樂呀

(3)我的感情最強烈

文章里誰也沒有我重要

7.

(1分)你認識下面的字嗎?選出三個注上拼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麗麗美容院

蜂蜜店

社區(qū)便民超市

宇飛電腦

8.

(1分)造句。

①不假思索:________。

②指手畫腳:________。

9.

(1分)古詩人留下了許多有關錢塘江潮的著名詩句,如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卑涯闶占倪@一類有名的詩句寫下來吧?。ㄖ辽賰删洌?/p>

________

________

10.

(4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現(xiàn)在,我對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屬牛。第二,我有只小銅牛,我非常喜歡它。

我十歲生日那天,爺爺對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屬牛,我就把這只小銅牛作為禮物送給你?!闭f完,就把一只金黃色的小銅牛遞給了我。

小銅牛好看極了。它有壯實的身骨,穩(wěn)健的腿腳,尖利的犄角,靈巧的尾巴。爺爺說:“牛的尾巴不僅可以用來驅逐蚊蠅,還時常用來鞭策自己??!”真的,我意外發(fā)現(xiàn):那條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讓它的四肢更使勁地朝前蹬。爺爺還說:“牛是踏踏實實苦干的動物,是從不喜歡偷懶的”。我越發(fā)對這只小銅牛感興趣了,愛惜地用綢布把它包好,放在寫字臺上。

從此,每當我坐在寫字臺前做作業(yè),寫日記時,總要看看這自覺、踏實、耐勞的“?!?。

兩年過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寫字臺前,用雙手托著小銅牛??粗?,看著,眼前好似出現(xiàn)了一幅壯觀的畫面:手中的牛動起來,走在廣闊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滿肥沃的泥土,低著頭,鼻孔里噴出熱氣,使足勁在用犄角開創(chuàng)道路。它的尾巴用勁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奮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無垠的耕作過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現(xiàn)在了成千上萬個同伴,向著同一個方向頑強地前進。

(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熟悉——________

喜歡——________

堅強——________

(2)照樣子從短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填寫在橫線上。

例:(壯實的)身體

________小銅牛

________身骨

________腿腳

________犄角

________尾巴

________田野

(3)用“鞭策”寫一句話。

(4)找出作者想象的內容。

(5)這些想象作者是根據生活中的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個特點展開的,從作者的想象,可以看出他平時很注意觀察________,如果不熟悉牛的習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________的想象、細致的描寫。

(6)作者寫《?!愤@篇文章是因為(

A

.

對牛很熟悉。

B

.

非常喜愛牛。

C

.

為了贊揚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精神。

11.

(1分)作文。

題目:美麗的秋天

要求:①寫出秋天的特點。②抓住秋天的四季去寫。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1題;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10-5、

推薦期刊